陳氏源于宛丘(今河南淮陽),望于固始(今河南固始縣)、盛于潁川(今河南長葛),南開閩漳,遍及全球。在中國,陳姓是大姓,七千萬的人口位居第五位,其中潁川衍派約5000萬;在海外,五千萬的華人中,又有“陳林半天下”之稱。2017年是農歷生肖雞年,料想這一年出生的陳姓寶寶不會少。屬雞的陳姓寶寶起名有什么原則呢?
陳姓雞寶寶,起名宜有:米;豆;蟲;木;禾;玉;月;宀;山;艸;金;钅等部首為吉;起名忌有:石;犭;刀;力;日;酉;血;弓;才;鄉;車;馬等部首。
雞寶寶起名大全
出自舜帝姚重華裔孫陳胡公媯滿,屬于以先祖封地為氏。周武王將長女太姬嫁給滿,備以三恪,奉祀虞舜。陳國始建都于株野(今河南 柘城胡襄鎮)史稱陳胡公,后遷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陽城關一帶),轄地最大時達十四邑,大致為河南東部和安徽一部分。從胡公受封至公元前479年,楚惠王殺陳湣公為止,陳國共歷25世,延續568多年。陳亡后,陳的分支仕齊的陳公子完的后裔于公元前386年取代了姜姓齊國,史稱陳氏(田氏)代齊。陳姓出自姚姓和媯姓,舜帝姚重華的后裔。舜,也稱虞舜,姚姓。 據《通志氏族略》記載:周武王滅紂以后,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滿,封他在陳(今河南省淮陽縣)這個地方,建立了“陳國”。 子孫有以國為姓的,即成為陳姓的由來。
陳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當今中國大陸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一位;人口七千一百三十八萬四千余,占全國人口總數的大約5.1左右。全球約達9800多萬之眾。陳氏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地區,尤以廣東、福建、四川、浙江、江蘇、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多此姓,在臺灣省和廣東兩省,陳氏約占當地人口的10%以上。
陳姓雞寶寶起名博古論今:陳姓姓氏名望大全
陳姓是我國歷史上的人口大姓,陳姓在歷史上誕生了很多有名望的人,作為陳姓的后人,在給自己的雞寶寶起名的時候,不妨先看看陳姓的名人都有哪些?
陳完,春秋時齊國大夫。即田敬仲。陳厲公子。前672年,陳宣公殺其太子御寇,他與寇相友善,恐禍及身,出奔至齊。齊桓公使為工正,列為大夫。自入齊后,由陳改姓田氏。死后謚敬仲,為田齊始祖。
陳勝(?-前208),秦朝末年反秦義軍的首領之一,與吳廣一同在大澤鄉(今安徽宿州西南)率眾起兵,成為反秦義軍的先驅;不久后在陳郡稱王,建立張楚政權。
陳平(?-前178),西漢王朝開國功臣,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宰相之一。
陳湯,漢族,西漢山陽瑕丘人,漢帝國大將。西漢元帝時,他任西域副校尉,曾和西域都護甘延壽一起出奇兵攻殺與西漢王朝相對抗的匈奴郅支單于,為保衛西漢邊疆做出了很大貢獻。
陳寔(104-187),東 漢潁川許縣(今河南許昌東)人,字仲弓。
陳琳(?-217),漢末文學 家。字孔璋,東漢廣陵(今江蘇揚州)人,“建安七子”之一。
陳登,字元龍,下邳淮浦(今江蘇漣水西)人。為人爽朗,性格沈靜,智謀過人,少年時有扶世濟民之志,并且博覽群書,學識淵博。二十五歲時,舉孝廉,任東陽(治今江蘇省金湖縣西)縣長。
陳宮(?-198年),字公臺,東 漢末年呂布帳下謀士、大將,東郡東武陽(今山東莘縣)人。
陳群(?-236),三 國時魏國大臣。字長文。
陳震(?—公元235年),字孝起。荊州南陽郡(今河南南陽)人。三國時期蜀漢官員。
陳壽(233-297),西 晉史學家。又作長壽,字承祚。蜀 國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著《三國志》。
陳霸先,南朝陳創建者。陳高祖,保衛了漢文明和漢文化,讓飽經戰亂的南國大地脫離了水火,有了一個較長時期的穩定發展階段開創了我國江南文化經濟繁榮發展的歷史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歷史上最有名的動亂時期。陳霸先受到重用不久,就遇到了“侯景之亂”, 是梁朝末年,東魏降將侯景發動的一場反叛梁朝統治的戰爭。公元549年,侯景攻入了梁朝都城建康,梁朝皇帝被困餓死。
陳后主(553-604),南朝陳皇帝。即陳叔寶。字元秀,小字黃奴,陳宣帝嫡長子。天嘉三年(562)立為安成王世子,太建元年(569)立為皇太子,十四年即位。大造宮室,親信佞臣,不理政事。恃長江天險,不設邊防。禎明三年(589)隋軍直入建康,被俘至長安。隋仁壽四年卒于洛陽,追封長城縣公,謚號煬。明人輯有《陳后主集》。
陳安(?-323),十六國時秦隴人民起義軍領袖。322年,在秦隴發動起義。氐、羌族人民紛起響應,眾至十余萬,他自稱大都督、大將軍、涼王。
陳慶之(484-539),南朝梁將領。義興國山(今江蘇宜 興西南)人。幼從梁武帝(蕭衍),頗受信任。
陳伯之,南朝梁大將。
陳稜(?-619),隋將領。字長威,廬江襄安(安徽巢縣)人。
玄奘(602年-664年),俗名陳袆,洛川緱氏(今河南偃師)人,唐代高僧,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之一,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俗姓陳,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陽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市南境)。玄奘13歲出家,629年從長安西游,歷盡千辛萬苦,到達印度,645年回到長安,帶回經書657部,十年間與弟子共譯出75部1335卷,還著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他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游記》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
陳碩真(620—653),女,唐代睦州雉山梓桐源田莊里(今浙江淳安縣梓桐鎮)人,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的起義軍的女首領。自稱文佳皇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自稱皇帝的女人。
陳子昂(約659-700),唐代文學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 。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陳拾遺。
陳堯叟(961—1017),四川南充人,字唐夫,陳省華長子。端拱二年(公元989前)已丑科狀元,授光祿寺丞、直史館,歷任河南東道判官、工部員朗,升廣南路轉運使、廣南安撫使。
陳堯佐(963—1044),四川南充人,字希元,陳省華次子,端拱元年進士及第,歷任魏縣、中牟縣尉,知朝邑、真源諸縣。
陳堯咨(970—1034),四川南充人,字嘉謨,陳省華第三子。咸平三處(公元1000年)庚子科狀元,歷任將作監丞、通判、團練副使、右諫議大夫、集賢院學士、工部郎中、永興軍節度使、安國軍節度使、武信軍節度使等職。
陳文龍(1232—1277),莆田人,莆田玉湖陳,宋代抗蒙古軍隊民族英雄,保衛莆田,陳文龍全家殉城,滿門忠烈,其從叔陳瓚、弟陳用虎,族人陳吊眼皆忠貞不屈,為國捐軀。原名子龍,字剛中,號如心。宋咸淳四年(1268)考取狀元,度宗為之改名文龍,賜字君賁;授鎮東節度判官,有“不屈不撓,不可干以私”之譽。
陳瓚,莆田人,男,宋代抗蒙古軍隊英雄。
陳亮(1143-1194),南宋思想家。宋代婺州永康(今屬浙江)人,字同甫,學者稱龍川先生。紹熙四年(1193)進士第一。
陳友諒(1320-1363),元末大漢政權建立者。
陳友定,福建人 ,男,元朝福建行省參知政事和軍事將領,參加平定 福建 福州 、莆田、泉州等地的亦思法杭兵亂。
陳亮,元末明初詩 人。字景明。
陳明遇(?-1645),南明抗清義軍首領。遇一作選。浙江人。弘光元年(1645),任江陰(今屬江蘇)典史,被當地人民推為抗清義軍首領。
陳洪綬(1599-1652),明末清初畫家。浙江諸暨人。
陳圓圓,明末清初人。本姓邢,名沉,字畹芬。蘇州妓女。吳三桂納為妾。
陳確(1604-1677),明清之際思想家。浙江海寧人,初名道永,字非玄,后改名確,字乾初。明諸生。曾受學于劉宗周。
陳永華(?-1680),鄭成 功謀士。字復甫,福建同安人。
陳子龍(1608-1647),南明抗清將領、文學家。
陳忱(約1613-?),明末清初小說家。浙江烏程(今湖州)人,字遐心,一字敬夫,號雁宕山樵。
陳貞慧(1604-1656),明末清初散文家。江蘇宜興人。字定生。
陳名夏(1601-1655),清臣。字百史,江蘇溧陽人。明崇禎進士,官修撰。
陳玉 成(1837-1862),太平天國青年將領,后期軍事統帥。
陳維崧(1625-1682),清文學家。江蘇宜興人,明左都御史陳于廷之孫,陳貞慧之子。
陳恭尹(1631-1700),清詩人。字元孝,號半峰,晚號獨漉山人。廣東順德人。
陳潢(1637-1688),清水利家。字天一號省齋,浙江嘉興人。
陳廷敬(1639-1712),清代政治家,原名陳敬,順治帝賜子"敬",字子端,號說巖,晚號午亭,山西澤州人。順治年間進士,選庶吉士。
陳明智,清昆曲演員。江蘇蘇州人。
陳宏謀(1696-1771),清臣。廣西臨桂(今桂林)人.
陳端生(1751-1796),清文學家。浙江錢塘(浙江杭州)人。
陳修園(1753-1823),清醫學家。
陳豫鐘(1762-1806),清篆刻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陳鴻壽(1768-1822),清篆刻家。
陳壽祺(1771-1834),清經學家。
陳文述(1771-1843),清詩人。
陳沆(1785-1825),清文學家。
陳連升(?-1841),清抗英將領。湖北鶴峰人。
陳奐(1786-1863),清經學家。
陳立(1809-1869),清經學家。字卓人,
陳喬樅(1809-1869),清經學家。閩縣(今福建閩侯)人。
陳澧(1810-1882),清學者。
陳介祺(1813-1884),清末金石學家。
陳開(1822-1861),清末天地會首領。
陳得才(?-1864),太平天國將領。
陳坤書(?-1864),清太平天國將領。
陳湜(?-1896),清將領。湖南湘鄉人。
陳啟沅(約1825-約1905),清末資本家。廣東南海人。
陳阿林,清末上海小刀會首領。即陳亞林。
陳寶箴(1831-1900),清維新派。
陳虬(1851-1903),清改良派。
陳熾(1855-1900),清末改良主義者。
陳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號說巖,晚號午亭,清代澤州(山西晉城市陽城縣)人。順治十五年(1658年)進士,后改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給他加上“廷”字,改為廷敬。
陳修治:近代名醫,生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自幼隨泉州蔡宗玉習醫,對中醫醫理醫術均有長足進步。
陳化成:(1776-1842)是鴉片戰爭時期,守衛吳淞,英勇抗英著名將領。
好聽的陳姓屬雞寶寶起名字大全精選
屬雞陳姓男寶寶起名字大全精選:
陳浩月 陳永釗 陳與立 陳炫榮 陳宇祥 陳威賢 陳都靜 陳軍橋 陳欣源 陳司杰 陳哲臻 陳海江 陳孝卓 陳昱才 陳宇軍 陳學淳 陳皓昊 陳品川 陳泰赫 陳建江 陳健鵬 陳秋玉 陳思浩 陳秋萌 陳世哲 陳琦潤 陳家錚 陳新欽 陳宇恒 陳建濃 陳奕楠 陳居敬 陳奕樸 陳培銘 陳彥濘 陳滳倬 陳穎峰 陳江威 陳柏翰 陳子梵 陳宇鑫 陳凌澤 陳金乾 陳斌興 陳佳浩 陳鼎遒 陳彥樽 陳正宜 陳轍銳 陳修樂 陳仁鴻 陳寶陽 陳永宇 陳才健 陳光藝 陳泳達 陳璟華 陳俊淇 陳丹宸 陳炎權 陳長銘 陳顯丁 陳豐寧 陳超元 陳秋郁 陳勇錦 陳飛玉 陳周宇 陳致西 陳良良 陳志標 陳光秋 陳宏清 陳寶爍 陳德亮 陳麒增 陳臻巧 陳玉田 陳澤奕 陳學禹 陳泉樹 陳輝晨 陳英才 陳彥諭 陳劭銳 陳康文 陳楠昌 陳梓永 陳芃銘 陳鵬涵 陳李瀟 陳春雄 陳朙仁 陳霖景 陳子銳 陳沃里 陳柘絎 陳俊欣 陳景澤 陳柯慶 陳桂銳 陳佳錫 陳江漢 陳萬定 陳江天 陳舒瀟 陳奕翔 陳柯如 陳春榮 陳科毅 陳浩冰 陳子潤 陳令浩 陳一飛 陳澤睿 陳洪鋒 陳子樂 陳建鋒 陳澤云 陳彥吉 陳蔚書 陳銘濤 陳正茂 陳瑞凇 陳信方 陳建輝 陳思志 陳海鋒 陳梁光 陳仕康 陳遠錚 陳永瑜 陳天鵬 陳有信 陳昱霖 陳用峰 陳保峰 陳明昊 陳書頷 陳璟良 陳朝靈 陳欽桓 陳英松 陳保浩 陳俊瑞 陳榮夙 陳鴻翔 陳爍豪 陳智睿 陳柏先 陳建霖 陳卓坤 陳申銘 陳鼎哲 陳亮功 陳皓程 陳若華 陳浩陽 陳超楠 陳若周 陳鑫恒 陳亮才 陳秀桂 陳家振 陳家如 陳立邦 陳燦澤 陳曾淏 陳宇越 陳超良 陳道永 陳子義 陳燁華 陳榮哲 陳卓其 陳喆兮 陳巧笑 陳立群 陳方年 陳子超 陳柏嘯 陳啟生 陳昱巘 陳栢立 陳岳鑫 陳樂杰 陳桂超 陳長鐘 陳奇棟 陳威澤 陳春錚 陳健祥 陳煦涵 陳杰木 陳康淼 陳辛書 陳宏元 陳卓釗 陳梅嘉 陳昌逸
屬雞陳姓女寶寶起名字大全精選:
陳蘇菲 陳可晨 陳若兮 陳霽蘭 陳若惜 陳若薺 陳逸文 陳小琳 陳瑩瑩 陳冠璇 陳金星 陳曉波 陳棠惠 陳柳儀 陳雪蓓 陳學蓓 陳秋萌 陳芅誼 陳欣靜 陳芳雯 陳培漪 陳珊珊 陳映瑜 陳芯蔚 陳博丹 陳莉莉 陳姝巧 陳怡妤 陳瑩蕓 陳加睿 陳楚容 陳韻琦 陳文惠 陳俐婷 陳柳言 陳之元 陳思嫻 陳若清 陳妍波 陳靜默 陳雪蓉 陳肖妍 陳寶珍 陳玉瓊 陳芷穎 陳飛竹 陳澤奕 陳芷瀅 陳泳冰 陳楚欣 陳漫素 陳江嬌 陳彥諭 陳星利 陳淑才 陳妙萍 陳美菡 陳娟如 陳芳如 陳和蓉 陳泫言 陳姿妤 陳瑋婷 陳若維 陳書瑤 陳斯忻 陳倩宇 陳俊蓉 陳春萍 陳涵菱 陳雪斐 陳潤雨 陳秋璇 陳玉芝 陳澤睿 陳琦敏 陳慧娜 陳思燕 陳澤菁 陳嘉菡 陳璽旯 陳澤云 陳佩瑜 陳汀靜 陳玲夢 陳百瑜 陳嬿莛 陳海蕓 陳瀝賢 陳桉嬋 陳嘉馨 陳靜宜 陳泓樂 陳恬寧 陳韻琪 陳靜怡 陳芃萱 陳夢嵐 陳李錦 陳柏雅 陳至若 陳鴻鴻 陳詠丹 陳芝涵 陳宗婷 陳寒文 陳涵彬 陳寶慧 陳桂霞 陳濼可 陳若華 陳蔚葶 陳昀熙 陳曉菁 陳曉云 陳婷芝 陳清媛 陳美嬋 陳璇瓊 陳菲若 陳秋萱 陳麗若 陳炫雯 陳熹妍 陳靜妍 陳婕儀 陳濼縉 陳心巧 陳雪瑞 陳子敏 陳妍婕 陳炫華 陳薇丁 陳鈺靜 陳煥清 陳麗婷 陳曦藝 陳昱霏 陳籽菁 陳鴻麗 陳秋序 陳冠銘 陳思心 陳洲洲 陳訊英 陳濼嬌 陳丹儀 陳琳楚 陳彥蓓 陳秀桉 陳麗滿 陳可芯 陳炫如 陳明聰 陳嘉鑫 陳鶯玲 陳雪玲 陳濼琰 陳玲逸 陳海瓊 陳怡菁 陳歆佳 陳睿萱 陳曉玥 陳馨文 陳惠妍 陳飛茹 陳家華 陳紫寒 陳璐瑩 陳雪菊 陳映綺 陳金冉 陳涵薇 陳宜玲 陳純萱 陳雅菲 陳怡瑜 陳霜寧 陳彥蓉 陳奕薺 陳圓潔 陳雨蓓 陳珊夢 陳茂華 陳春雯 陳銘馨 陳蓓妍 陳星曦 陳一華 陳凌云 陳鴻萃 陳歆佩 陳美婧 陳奕萍 陳桂嬌 陳藝華 陳欣若 陳雯潔 陳歆園
溫馨提示:以上陳姓雞寶寶起名大全僅供參考,由于沒有考慮每個寶寶的生辰信息,故不一定適合所有寶寶使用。